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蓝皓璟 杜洋 曹胜平
责编|华夏影响力、南方影响力总编辑 李寒江
年均气温21摄氏度,负氧离子含量高;桂林漓江、北部湾红树林闻名世界;拥有“中国长寿之乡”38个,占全国总数的1/3以上,现居住着近7000位百岁老人……优越的生态资源和气候条件,让广西壮族自治区成为天然的“康养胜地”,每年赴广西旅居一周以上的老年人达380万人次。
近年来,在“两山”理念指引下,广西积极探索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有效途径,全力打造“生态环境与大健康暨宜居康寿广西”品牌,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康养、农业”等产业,初步建成全国乃至国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健康产业基地和康养旅游目的地。绿色家底成为发展的金字招牌,八桂大地也成为游客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八桂生态优,康养正当时
当前,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广西河池市巴马赐福湖国际长寿养生温泉度假区内人头攒动,室内温泉热气氤氲,欢声笑语不断,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休闲度假胜地。
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久负盛名的“世界长寿之乡”,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素有“天然氧吧”美誉。
“这里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泡温泉还能享受地磁理疗,巴适得很。”来自四川省的游客张先生说,假期选择来巴马瑶族自治县的温泉度假区,看中的正是这里的“生态”和“长寿”。
赐福湖地处巴马长寿养生资源核心地带,水体清冽、空气清新,地磁强度高,拥有一流的度假疗养环境,配套开发康养、文化消费等全产业链,开业以来,生意火爆。
借助自身世界级康养资源优势,巴马瑶族自治县还与广东省深圳市合作共建“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将绿水青山接轨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创建世界级康养基地。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力推动了巴马经济社会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巴马瑶族自治县先后获得了广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县等荣誉。
不仅河池,在广西北海、贺州等地,当地也大力发展康养服务业,每年吸引数万客人从天南地北前来旅居,开启幸福养老模式。
“北海的养老康养产业较成熟,各种服务和配套都很好,让人每天过得身心舒畅”……漫步北海银滩,不时可以看到操着各色乡音的游客散步、舒展筋骨。
“候鸟式”养老康养已成为社会上一股新潮流。目前北海市旅游民宿已发展到2000多家,每年旅居北海的人数超过50万人次,为这座滨海城市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北海也走出了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康养服务路径。
如今,康养旅居产业已成为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越来越多的人来此养老、旅居,成为全国最具吸引力的康养旅游目的地之一。
随着崇左市大新明仕河秘境度假区、桂林市阳朔县颐养庄园等一批大健康产业项目落户,“壮美广西·长寿福地”品牌不断打响。2024年,广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62亿人次,同比增长13.3%,桂林漓江、崇左德天跨国瀑布、北海涠洲岛等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持续释放吸引力,广西旅游市场热度节节攀升。
目前,广西共建成森林康养基地53个、温泉康养基地28个、职工疗休养基地98个,开发森林康养旅游精品线路12条,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观景、冬养生”的全季生态康养格局。
推动生态环境与大健康产业协同发展
近年来,广西不断厚植生态环境优势,采取一系列政策举措,不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和产业优势。
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素有“世界瑶都”美誉,拥有底蕴深厚的瑶族文化、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康养旅游资源。过去,人们提起瑶乡,通常会将其与偏远、贫穷等印象联系起来。但如今,当地将瑶医药大健康产业作为支柱,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走出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新路。
“泡完瑶浴,整个人舒服多了。”来自广东省的游客李女士说,今年是她第三次到金秀瑶医药特色康养中心进行“疗养”,肩颈酸痛不仅得到了缓解,度假体验感也非常好。
据了解,康养中心将瑶医药康养长寿文化融入旅游度假区,打造沉浸式瑶医药康养旅游新体验,年接待游客突破5万人次。
此外,当地瑶医药企业不断深入挖掘瑶浴文化精髓,开发了五大系列30多款产品,远销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经过多年耕耘,瑶族药浴已成为金秀一大特色康养产业。2024年,金秀大健康产业产值突破12.5亿元,形成“林下种药、山下制药、山中康养”全产业链布局。
而这也是广西着力打造特色康养产业,推动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的一个缩影。八桂大地的好山、好水、好生态,不仅孕育出资源丰富、物产富饶的“长寿福地”,更孕育出以生态康养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高地。
2024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创新提出“打造生态环境与大健康暨宜居康寿广西品牌”的决策部署,出台《美丽广西建设实施方案》《广西生态环境与大健康暨宜居康寿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推动产业体系绿色转型,发展壮大大健康产业,建设宜居康寿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先后在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地举办6场广西生态环境和大健康产业推介会,共签约120个项目,金额达550亿元,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与大健康产业协同、融合发展。
此外,广西各地生态与大健康产业发展也实现“多点开花”。如南宁市围绕康养产业链,推动领域内一、二、三产业跨界发展,打造国家级、自治区级森林康养旅游系列基地16个,培育一批健康运动休闲集聚区和基地;贺州市建成长寿、富硒等六大特色健康食品原料生产基地,打造药食同源康养产业示范区,发展健康食品精深加工,打响特色长寿康养品牌;防城港市立足国际医学开发试验区建设,打造集医学产业研发交流、滨海游乐、山海疗养、旅居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自然医学度假区……
随着一系列政策和举措的落地实施,广西生态与大健康产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也为广西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积蓄澎湃的绿色动力。
借力世博窗口,强化合作创新
近年来,广西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质量指数连续两年保持全国第二,森林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居全国第三,约有4万平方公里海域、1600多公里大陆海岸线、643个海岛……绿色家底已成为广西的“金字招牌”,同时也成为其向世界展示的一张亮丽名片。
烟雨漓江云雾胧、秀美邕江百里画廊、南湾明珠涠洲岛……日前,在日本大阪世博园中国馆内,大屏幕滚动播放着广西形象宣传片,其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秀丽的自然风光、绿色宜居的生态环境赢得现场嘉宾的高度评价,也让世界从“广西美”看到“中国绿”。
同时,作为2025年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广西活动周的核心活动,广西生态环境与大健康产业推介会同样引发关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携国内外90家生态环境与大健康产业相关协会、企业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绿色发展与大健康产业的融合之路。
“广西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桥头堡’,拥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兴赢表示,希望“桂品出海”不仅是物品,还有广西宝贵的生态环境资源,同时也希望能够对接日本的康养、养老等相关基础产业,并将其引进到广西。
“世博会不仅是文化展示的窗口,更是科技创新的舞台。” 2025年日本国际博览会协会国际局执行主任永野光表示,广西生态环境优美,“长寿之乡”声名远扬,期待未来与广西在多领域深化合作。
在推介会环节,各方就生态资源与相关领域技术、市场、服务等多维度进行交流互动,日本企业纷纷表达了与广西开展深度合作的强烈意愿。
曾两次到广西南宁考察的日本株式会社善光综合研究所董事、所长前川辽对广西的空气质量、生态食品等赞许有加,他表示,此前已与南宁市签订了投资协议,做大健康产业,广西非常适合做养老和深度健康医疗项目,今后他们会以南宁市为发展中心,继续与广西更多地方和企业合作。
“通过此次推介会,我们也向广大日本企业发出绿色邀约,期待双方在环保技术、大健康创新等领域深化协同,并联合开展环境治理技术、生态修复、固废资源化利用、智慧环境监测系统等方面的研发,同时也希望聚焦长寿健康产业、中医药现代化、智慧康养设备研发、健康大数据分析等方向,推动中日技术互补,打造国际领先的健康产品与服务。”张兴赢说。
在产业对接层面,广西还将持续推动日本康养机构、药企与本地资源深度融合,如共建国际康养社区,引入日本精细化康养服务模式,结合广西“长寿之乡”生态资源,打造“医养结合、文旅融合”的特色康养基地,共同探索绿色供应链合作,推动日本环保设备、健康产品制造企业与广西生态园区联动,打造低碳循环产业集群。
此次也是广西生态环境与大健康品牌首次亮相国际舞台,标志着这一产业向国际化迈出坚实一步。未来,广西将继续发挥生态优势,深化与日本及东盟国家的协同创新,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为全球健康产业发展贡献“广西智慧”。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积极采取删除处理。邮箱:2228958325@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