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声晨报
作者|韦雪丹
编辑|李寒江
民盟盟员罗岸峰是广西沪桂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研发生产安全可靠和品质保证的好产品,公司旗下“嘻螺会”“食战家”等品牌螺蛳粉销售总额突破5亿元,荣获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初创组优胜项目、广西食品行业(米粉类)百姓口碑榜品牌、柳州市螺蛳粉大赛一等奖等奖项。
借助“互联网+” 打造“国民网红”螺蛳粉品牌
身为地道的柳州人,螺蛳粉是罗岸峰从小就喜爱的美食。相传在三四十年前,柳州的夜生活逐渐恢复,夜市也逐步繁荣,不少食客在吃米粉的时候,往里面加入鲜辣螺蛳汤,柳州螺蛳粉由此诞生。
随着2014年柳州市提出用工业化理念打造袋装速食螺蛳粉,以实现特色小吃规模化生产,柳州螺蛳粉迎来了新的转机。这让当时还在服装贸易行业“摸爬滚打”的罗岸峰,看到了柳州螺蛳粉预包装产品的发展机遇。
经过一年的筹备,2015年4月,罗岸峰由服装贸易“转战”螺蛳粉行业,创建了广西沪桂食品有限公司,正式进入螺蛳粉预包装赛道,并先后创立了“嘻螺会”“食战家”等知名螺蛳粉品牌。
在当时,螺蛳粉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有数据显示,自2015年至2020年,新注册的螺蛳粉企业近1.2万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罗岸峰认真分析螺蛳粉产业的发展方向,“从市场和消费者角度来看,螺蛳粉预包装产品很好地还原了柳州地方特色,且不到20分钟就搞定一碗美味的螺蛳粉,节约了下厨时间,可以说是当代‘懒人必备’。再加上大数据时代‘互联网+螺蛳粉’更是让传统食品迅速插上了翅膀,甚至漂洋过海,紧抓互联网平台才能让螺蛳粉快速‘走出去’。”
做好决策,迅速行动。2016年,“嘻螺会”先后入驻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借助“互联网+”,迅速占领螺蛳粉市场。仅5年的时间里,“嘻螺会”销售额就从4500万元增长至12.98亿元,并在同行业内率先突破100万袋日产能的大关。
坚守品质初心,以“匠心”造“匠品”
现如今,柳州螺蛳粉已经从地方街边小吃蜕变成为“全民网红爆款”,不仅成为柳州人生活的一部分,更成为人们对柳州这座城市的独特记忆,不少食客坦言,每天吃上一碗螺蛳粉,才能触摸到这个城市最深沉的历史滋味。
“螺蛳粉有两大‘灵魂’,一是螺蛳汤,二是酸笋。”站在生产者的角度上,罗岸峰认为螺蛳很关键,螺蛳中的6种氨基酸蛋白酶(常见海产品只有1种)是肉汤提鲜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必须生长到一年以上的螺蛳才能熬制出独特的味道。
“比起现做食物,预包装食品对风味的保存要求更为严格。”为了不让螺蛳粉的两大“灵魂”“溜走”,建厂之初,罗岸峰就引进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巴氏杀菌生产线、自动灌装设备,皆采用真空包装和巴氏杀菌工艺,把螺蛳粉的口感和风味牢牢锁住,让各地消费者都能品尝到一碗地道的正宗柳州螺蛳粉。
如果说风味留存是推动螺蛳粉产业发展的“灵魂”,那么品质安全则是产业发展的基础。“除了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我们还设立了独立检测部门,化验设施和检测手段都很完善。”罗岸峰表示,长期以来,公司一直保持着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及广西工业大学等高校专项研发的密切合作关系,有效实现了酸笋、酸豆角的发酵工艺进步、腐竹花生过氧化值的控制、螺蛳水产品的氨基酸蛋白酶提取工艺提升。在提高螺蛳粉产品科技含量的同时,严格控制产品的生产质量和食品安全。
履行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
在罗岸峰看来,社会责任是品牌做大做强的基石,也是品牌应当履行的义务。多年来,他带领企业大力发展螺蛳粉原材料产业,坚持采用本地原材料,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积极打造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自2019年起,罗岸峰联合柳州市螺蛳粉协会会员单位,先后在柳州市鱼峰区里雍镇、鱼峰区白沙镇龙江村、大电村、王眉村以及融水县等地打造了螺蛳粉原料种养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近7万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百色市田林县六隆镇是八渡笋的主产区,全镇有18个村都在种植八渡笋。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罗岸峰主动联系田林县委、田林县人民政府,积极推进产业合作。2022年,八渡贡笋产业基地正式落成,罗岸峰带领企业以“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脱贫户)+基地”的五位一体发展模式,在八渡瑶族乡、六隆镇等建立扶贫车间,优先吸纳脱贫群众到车间内务工就业,助力八渡笋成为引领群众巩固脱贫成果的“黄金笋”。
面向未来,罗岸峰表示,将坚守品质初心,依靠自身硬实力,努力把地道、安全的柳州螺蛳粉推往全国,推向全世界。
【原标题|努力把“小米粉”发展为“大产业”——记民盟盟员、广西沪桂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岸峰】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积极采取删除处理。邮箱:2228958325@qq.com